锦绣中国年攻略来了!“海南寻龙记”,等你来打卡→

锦绣中国年攻略来了!“海南寻龙记”,等你来打卡→

龙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,

是中华民族的图腾。

在海南,“龙”也随处可见,

龙年到来之际,让我们一起在海南

来一场寻“龙”之旅吧!

↓↓↓

舞龙

舞龙习俗,据传自殷周时代就在民间流行,历来是百姓祈求风调雨顺、福运安康的重要依托。在海南,舞龙同样是许多市县节庆、重大活动时的重要表演项目,这一习俗早已深深沉淀在百姓的生活中。尤其在春节时,祥龙在锣鼓声中腾跃舞动,送福纳吉、除邪扶正,为人们注入迈向新一年的力量和希望。

万宁万城镇西门社区青龙队受邀到海口演出。万宁市融媒体中心供图

万宁本地民俗文化研究者符忠良介绍,自明代起,万宁就有两条神龙降临的传说:一是古万州(现万宁市)州治西门青龙,二是州治南门外的宾王村红龙,如今舞龙也是这两个地方的最为有名。相传西门青龙为龙母,宾王红龙为龙公,一雄一雌,青龙比红龙稍大,所以红龙一般是60米长。

龙被

一种由单幅或多幅带有织绣图案的黎锦连缀而成的幕帐,集黎族纺、染、织、绣四大工艺之大成,并融合黎汉织绣,堪称黎锦技艺巅峰。龙被制作技艺在上世纪80年代几近失传,研究并恢复龙被制作技艺成了几代人心中的愿景和梦想。

精美的龙被花纹图案。

“龙被”名称的来源,文献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。目前有两种观点,一是龙被上的主体图案,龙作为主要的图案,出现得最多,故称之为“龙被”,二是来自黎语方言称谓,龙被为黎语“”的汉译。虽然对龙被的认识有所不同,但人们约定俗成地将黎族传统手工织造和刺绣的、有一定图案花纹的大被子都称为龙被。

寓意丰富的“龙”文化,也体现于许多海南地名中。海南岛上与“龙”相关的地名,往往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民俗内涵。

海口龙王庙、龙婆西湖庙

1932年,湖南中学教师田曙岚骑自行车周游海南岛后,写了一本《海南岛旅行记》,书中写道:五公祠东边琼园内有龙王庙建筑……龙王庙石碑坐于石龟之上,碑上字迹清晰,可以看出“乾隆五十八年岁次癸丑六月朔六日重建”字样……

贯穿海口市区的美舍河,上游有座龙婆西湖庙,庙外的玉龙泉西湖犹如一面明镜。

海口龙桥镇

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,此地原称“干桥市”。清道光年间,为了使地名有更美好的寓意,人们改“干”为“龙”,“龙桥”由此诞生,成为墟名、镇名。

亚龙湾

三亚亚龙湾游人如织。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

位于三亚东郊,这一处海湾旧称玡琅湾、牙笼湾、牙龙湾。玡琅湾,相传是依据黎语音译的。后来,人们将其改名为“亚龙湾”,新名称取“龙”的美好蕴意,有巨龙腾飞、光照亚洲的寓意。

定安见龙塔

在定安县,城东南约7公里的龙滚坡上,有一座见龙塔,由砖石砌成,共7层,高25米。见龙塔共有28个实门,每层有8个实门和假门,底层正面额上刻着“见龙塔”三个字。塔砖有《千字文》的单字印记,令人称奇。

屯昌卧龙山

卧龙山位于海榆中线78公里处的干道旁,是一座石山,海拔499米,四个山峰和几个高低不等的小山岭蜿蜒相连,状如卧地的长龙。山上石头千姿万态,有龙口石、龙脑盖、金砖石等“卧龙山景观十二绝”,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
文昌龙楼

龙楼镇位于文昌东海岸,其名起源于一个民间传说。而现在龙楼镇以火箭发射而闻名。在这座航天滨海旅游特色小镇,游客可以感受中国航天逐梦星辰大海的“硬核浪漫”。

儋州龙门激浪

龙门激浪位于儋州峨蔓镇海滨龙门山。龙门山是一座屹立于海岸的岩石山,最高点39米,山上怪石嶙峋,从北望南延绵起伏。山之东有一瓮门,素称“南天第一门”,高30多米,宽20来米,中空通风,岩石呈拱形,北风掀浪撞于石门,鸣声如鼓,回响10余里,故得名“龙门激浪”。这里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洁净,岸上巨石千姿百态,站岩石观涛心旷神怡,是我省有名的旅游景点。

琼海龙湾港

龙湾港是海南岛东部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,与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相毗邻,位于琼海长坡镇,在自贸港建设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
乐东龙沐湾

龙沐湾位于乐东佛罗

有帮助
0
没帮助
0
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,请勿盲目轻信迷信。文章版权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,如果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组图“双节”假期三亚后海迎来众多游客看海冲浪?
« 上一篇 清风旅游吧
拉萨必游景点推荐以及景点门票价格攻略都在这里了
下一篇 » 清风旅游吧

相关推荐









精彩内容稍后呈现..
回首页 >>